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讲座信息
回顾 | “古希腊哲学系列讲座”第七讲:谈“轴心时代”理论的起源与目标——一项观念史的考察
日期:2023-12-29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2023年12月16日晚,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2023年度“古希腊哲学系列讲座”第七讲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大庆教授,题目是“谈‘轴心时代’理论的起源与目标——一项观念史的考察”。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聂敏里教授担任主持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岳秀坤为与谈人。

聂敏里首先对主讲人和与谈人做了简要介绍。王大庆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世界上古史,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和中外古史比较。著有《本与末——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经济思想比较研究》《古代希腊赛会研究》等,译有《希腊人和希腊文明》《剑桥柏拉图研究指南》等。岳秀坤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曾先后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任职。主要从事全球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研究与教学。

1.png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大庆教授“谈‘轴心时代’理论的起源与目标——一项观念史的考察”


讲座开始,王大庆首先指出,“轴心时代”是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以下简称《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目的在于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进行结构性的探究。该理论提出后,虽然基本观点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从未停止讨论、质疑与批判。要对该理论做出合理评价,就必须对这一理论提出的问题史进行全面梳理。本次讲座旨在通过解读和分析雅斯贝尔斯的生平、著述以及后来学者的论述,对“轴心时代”理论的“起源”与“目标”问题做一些尝试性的回答。

讲座第一部分为“‘轴心时代’理论的起源”。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从雅斯贝尔斯的生平与学术生涯来看“轴心时代”理论的创立过程;二是从雅斯贝尔斯对前人和同时代研究的利用来看该理论的思想来源。

2.png

讲座第一部分为“‘轴心时代’理论的起源”

王大庆首先对雅斯贝尔斯的生平与学术经历进行了介绍。雅斯贝尔斯于1883年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一个富裕家庭中,但从小体弱多病。中学毕业后,起初学习法学,后决定弃法从医,取得博士学位后,开始从事精神病理学研究。这一时期结识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两人对他日后转向哲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1913年出版了第一本专著《一般精神病理学》,成为现象学病理学的开山之作。凭借此书,他取得了海德堡大学的教职,不久在马克斯·韦伯等人的举荐下进入哲学系工作,讲授心理学课程。

为了打消同事对其出身的质疑,1919年,他完成了第二部著作《世界观的心理学》,此书后来被视为现代“生存哲学”的首部著作。1922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的哲学教授,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

王大庆指出,雅斯贝尔斯特殊的身体状况不仅促使他选择哲学为业,也深刻影响了他哲学思想的形成。例如“临界境况”概念的提出,不仅成为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也被其看作是在“轴心时代”哲学诞生的必要前提。

3.jpg

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故居

1922年至1933年是雅斯贝尔斯的沉淀期,经过近十年的积累酝酿,1932年,雅斯贝尔斯出版了两部奠定其地位的著作,即《时代的精神状况》和三卷本的《哲学》,后者不仅被视为其哲学研究的代表作,还是德语世界唯一一部全面探讨“生存哲学”的专著。1933年纳粹上台后,由于家庭、政见和学术观点等原因,他的哲学研究进入一段艰难时期,其妻子犹太人的身份,不仅使他失去了教职,禁止出版任何著作,还时刻面临死亡威胁。这段遭遇对他的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大庆指出,雅斯贝尔斯从前期的“生存哲学”到后期的“世界哲学”研究的转向,不是发生在移民瑞士之后,最初萌芽正肇始于这个非常时期。

1945年,随着纳粹德国战败,他得以重返讲台。然而,呼吁全体德国人反思战争罪责的行为,使雅斯贝尔斯卷入了意想不到的舆论漩涡。1948年他携家眷离开德国前往瑞士巴塞尔大学任教,直至离开人世。

在巴塞尔,他度过了人生最后21年。作为其转向“世界哲学”研究之后的第一部作品,1949年出版的《起源与目标》无疑具有其他任何作品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价值、魅力和意义。

4.png

王大庆指出,这本书仅仅是雅斯贝尔斯的十分庞大的研究课题和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提纲挈领的初始成果而已。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绝非一部完成的和完备的学术专著。从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大量手稿可以已看出,他计划撰写六部著作以完成他的“哲学的世界史”的研究计划。可是生前出版的仅有两部著作的一个开始部分,其中就包括这本《起源与目标》,即第一本书总体世界史的导论部分。

对于这项研究计划,一方面,哲学史和世界史的有机结合成为最鲜明的特色。另一方面,“生存哲学”思想也为其“世界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除了“临界境况”,王大庆还以“自由”和“交往”等概念为例,解释了“生存哲学”在“世界哲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于“轴心时代”理论的思想来源。

5.png

王大庆指出,在《起源与目标》的“绪论”和第一章中,雅斯贝尔斯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许多关于前代或自己生活时代学者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成为“轴心时代”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绪论”中,他首先简要回顾了历史观念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肯定了维科、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对历史哲学的贡献,并借用兰克的观点指出,在19世纪出现的世界史还很难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其次,雅斯贝尔斯较为详细地介绍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主要观点,比较了二者的异同,还在一个长篇注释中做出明确评价。总体上讲,他对斯宾格勒采取一种批评的态度,在观点上更倾向汤因比的学说。

此外,韦伯兄弟的研究也受到了他的充分关注。阿尔弗雷德·韦伯的《文化的世界史》对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理论的提出给予了直接的启发,而马克斯·韦伯在研究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过程中的宏观历史比较视野,对他的“轴心时代”理论也有着深刻影响。

除了其他学者的理论,王大庆还指出,不论历史的“起源”和“目标”的观念,还是人类历史之“轴心”的说法,如果存在一个思想源头的话,那就是基督教的历史观念。此外, 他用以界定“轴心时代”内涵的核心概念,如“超越”“反思”“解脱”与 “救赎”等同样都源自于西方的文化传统。

那么,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是雅斯贝尔斯的独特发现吗?王大庆指出,“轴心时代”发生的历史同步现象实际上在雅斯贝尔斯之前已有学者注意到了。雅斯贝尔斯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他第一个把这种历史现象提升到世界历史“轴心”的高度,并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

第二部分是“‘轴心时代’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

按照雅斯贝尔斯的理论,整个世界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和“后轴心时代”。前轴心时代又可以分为“史前时代”和“古代文明”阶段。“轴心文明”大体上包括了三个主要地区,即印度、中国和东-西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人中的精神觉醒,在“后轴心时代”犹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而那些实现轴心突破的文明虽然经历衰落或中断,但在此后总是能够在“轴心文明”的复兴中得到再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方文明,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率先进入到“科技技术时代”,成为引领者。

6.jpg

“轴心时代”理论的基本框架

王大庆进而指出,从全书布局和结构看,雅斯贝尔斯论述的重点并不在过去的历史,而在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和并不遥远的未来。他撰写此书的主要目标是想通过这样一种科学技术时代的历史哲学,来蠡测延续至今的各大“轴心文明”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轴心时代”理论提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难题,第一个关于古代,即“轴心时代”的同步性是如何发生的?第二个问题则关乎现代,在各大“轴心文明”经历长期并行发展之后,在进入到“科学技术时代”的今天,世界走向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世界走向更高一级的统一性的“第二个轴心时代”即将到来?对于两个问题,他都坦言自己并没有确切答案,而保持一种对待问题的开放性态度,为后来的研究留下巨大的思考空间。

最后,王大庆总结道,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虽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历史理论或历史哲学,但从它要实现的“目标”来看,其关注的重心始终是充满问题和挑战的当下世界和拥有巨大的不确定性的人类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轴心时代”理论实质上是一种立足当下和面向未来的历史学说。

讲座结束后,聂敏里对此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更加明确了《起源与目标》一书的重要性,雅斯贝尔斯在其中体现出的去西方中心主义的意图,使此书成为从世界史向全球史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其次,“轴心时代”理论倡导的从文化视角理解世界历史进程的方法,也为理解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另外,王老师在讲座中指出,与“过去”相比,雅斯贝尔斯更侧重“当下”与“未来”,这种认识对重新理解“轴心时代”颇具启发性。

与谈人岳秀坤也对此次讲座给予高度评价,并从《起源与目标》一书的结构出发,谈了一些感想。他认为,全书的第三部分“历史的意义”在全书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这一部分是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基础,是他所有讨论的起点。尤其是最后一章,雅斯贝尔斯用充满诗意的表达展现出其历史观中最深层次的想法,即历史是有限的,我们所认识的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有限的东西,但我们还是要对历史保持敬畏,要用一种统一性、整体性的态度来对待人类历史。只有通过这种态度,人类才能找到自己在当下历史中的位置,即“人类的历史性”。因此,雅斯贝尔斯的历史观不仅仅在于追求历史的事实与真相,而是为了对人类历史进行统一性、整体性的解释。此外,岳老师还强调了雅斯贝尔斯对17世纪科学技术革命以来世界历史的认识,认为雅斯贝尔斯对17世纪以来人类历史所处状态的判断,是一个更具问题性的认识。

7.png

讲座互动环节

随后,王大庆对两位老师的点评作出了简要的回应。

在互动环节,王大庆对线上提问作出了回答。除本校师生外,此次讲座还吸引了来自校外和京外共计200余人参与。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