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第三十届人大马哲论坛“新世界的价值思维”
日期:2019-04-18

2019年4月16日15时,第三十届“人大学马哲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六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老师带来题为“新世界的价值思维”的讲座。臧峰宇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杨学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林坚研究员以及校内外四十余名学生参与此次讲座。


李德顺教授首先对“新世界”进行了解释。“新世界”与我们当下所处的“新时代”意思相近,是世界历史的时代,以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兴起为起点。新世界的价值思维概括来说就是要从两极对立的冷战思维转变为多元化多样性的思维。

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善与恶,美与丑等都是按照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进行的,这种两极思维是由人类过去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实际生活方式所决定的,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种阶段中,真正奏效的社会组织和治理方式是丛林规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这种对抗发展到现代经典的表现形态即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近年来,制定全球统一的伦理规则或世界语言的失败也表明人类要求摆脱两极分化,走向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那种表面上支持文化的多样性,但依然坚持有“先进”与“落后”文化之分,并试图用“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的思维方式,忽视了多元文化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理解多元文化和文化主体的多样性。

就国内形势而言,改革开放就是理解和尊重多样性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跟敌人的关系是两极对立的关系,需要用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敌我矛盾问题,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人民内部也存在阶级差别,但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应该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解决。改革开放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回到毛泽东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来。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形势来看,李德顺教授认为,我们都面临着如何真正理解人和社会的多样化、多元化,而非简单化、符号化的状态,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探讨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呼唤,站在了历史潮流的前列。相反,西方用修昔底德陷阱来看待中华民族的振兴,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引起世界新的不和平;国内部分人士错误使用“天下大同”的思想,认为要统一和同一,这实际上都是两极对立思维方式的延续。

李德顺教授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针对“普世价值”提出的。“普世价值”首先,是指和而不同,而不是一家称霸;其次,它指寻求共赢,而不是有你无我;第三,现代世界呈现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公平正义。其中第二点就是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相同的价值链上各得其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唯一的主体形态,而是主体的一个层面,相对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来讲,人类天然的就是一个共同体。马克思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看待问题,按照马克思只有消灭的阶级、消灭了对抗以后,人类才开始真正的历史的观点,我们现在仍然处于人类历史的史前期。虽然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大同的想法,但是过去只是笼统的意向,只有发展到现代,在人类分化和对抗走到终点的时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层次性才会显现出来。

李德顺教授还谈及与桑德尔教授的对话,他认为麦金泰尔和桑德尔的共同体主义是特朗普上台的先声,其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国家。关于桑德尔教授提出的“个人应该忠于国家还是人类”的问题,李德顺教授认为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涉及全人类的事,应该忠于人类,涉及民族国家的事,应该忠于自己的祖国,这两者之间并非有你无我的关系。比如涉及到全球环境保护问题时,就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来思考。对于类似于“电车难题”的“道德难题”实际上需要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价值判断。

关于怎样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李德顺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主体的一种具体形态。在现实生活当中,人的主体层次是多元的,每一个层次的人都是主体形态的一个层面或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理解,从纵向来看,个人是主体的最小单位,往上有很多共同体形态,比如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阶层或者阶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直到许多国家构成的整个人类社会。从横向来看,人类共同体及其所包含着的国家、民族、阶级、家庭、个人等主体形态,每个层次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他们互相之间是兼容的,不是排斥的,每个层次上的主体都是多元的。

在现时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这种两极对立思维已经走到了终点。在此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先觉悟的,不仅马克思本人始终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区分了人类历史的史前期和真正的人类历史的质的界限,后来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哈贝马斯主张,过去人们总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分敌我,要跟资本主义战斗,而现在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即从对抗的思考转为对话的思维,李德顺教授十分赞同哈贝马斯的这种观点,并承认主体的多元性,认为每个主体都有自身的权利和责任。

李德顺教授还批判了价值独断主义,认为两极对立思维必然导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独断主义,即谁都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对方就一定是错误的,不会站在和而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会寻求多元之间的和谐。多元价值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价值独断主义看来就是实现多元价值的单一性,而实际上应该实现百花园式的多样性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就是一种百花园式的统一。

李德顺教授认为哲学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怎样理解人和对待人的问题。针对哲学应该讲永恒的普遍的知识和真理的观点,即讲神的话的观点,李德顺教授认为哲学更应该讲人的话。因为人作为人而存在,就有权利和责任以人的方式说人的话,说好人的话,为了人而说话。人有局限性,又在这样的局限性中取得成就,并超越局限性。而好的哲学就是使学习它的人心胸更宽广、头脑更灵活、眼界更开阔。我们对待好的哲学尤其是对待马克思的态度不是吹嘘它有多伟大,而是接受它,弄懂它,踏踏实实研究和发展其理论,努力回答现实问题。


接下来北京大学杨学功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分别就李德顺教授的讲座进行评议。

杨学功教授认为李德顺教授在价值观上的研究思路概括来说就是从主体性到多元性,其思路是一脉相承又向前推进的。李德顺教授揭示了价值最本质的特征是主体性,这至今也是理解价值奥秘的钥匙。运用到实践上来,即在建设新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中,要走向民主法治,走向公平正义。李德顺教授的价值研究对整个马哲学界研究的巨大意义在于这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面对当今国际和国内形势,应该把握多元价值主体,作为个人应正确定位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的结构,清楚自身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享受怎样的社会权利,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矛盾及社会问题时,不应陷入简单的情绪判断,要在复杂的主客体关系中找到主体的各个层次。

张文喜教授认为,李德顺教授的讲座很有启发意义。首先,李德顺教授是站在哲学高度来理解国内国际关系的。讲座既涉及新时代相关的问题域,又从十分高远广阔的维度来探讨这种问题域。其次,张文喜教授认为我们的价值思维应该突破极端的两极思维图式,因为这种思维是一种“儿童式思维”。它的特点就是非友即敌。不是正义就是非正义。从“成人”的视角来看,这种思维的特点就是任性与不负责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来看,从两极对立思维向多元主体思维的转换就是要求我们从“儿童式思维”转向“成人思维”,在成人世界中,多元的社会结构关系决定了多元主体的思维方式。放弃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我们才会发现社会百花园式的万千景象。套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让存在是其所是的那样存在在那里。张文喜教授认为是非对错在第二维的意义上可以区分,而在源初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对存在的东西及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后,是非对错便不再有意义。最后,多元化状态中的规则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秩序思维,而整个讲座的主题就是一个标准的“成人的”学术探讨,本质就是怎样理解和对待人的问题。从当前国际关系的角度看,特朗普的“美国第一”和习近平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究其本质而言,是美国式的“狼道”思维与中国式的“人道”思维的区别。剔除抽象的人道主义的性质来说,中国是站在人道主义一方。就具体的国家关系而言,张文喜教授认为,当一个像美国那样霸道的国家,当它要证明自己的国家行为是正义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证明自己,实际上也是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并非真正的正义。

最后,李德顺教授对在座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就“和而不同的底线在哪里”的问题,李德顺教授认为,底线扩大化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和而不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以不同代不和,和而不同不应该发展成为合与分的问题。就恐怖主义而言,只有针对武装袭击平民的现象才称为恐怖袭击,这样要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就简单了。但现今恐怖主义已经被扩大化了,用同盖和,对主体的定位已经越界了,这样就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就“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如何避免绝对多元化和多元主义”的问题,李德顺教授认为,多元性、多元化和多元主义是从主体的责任和权利上来讲的,多元文化是事实,不是被主体承认才存在的。相对和绝对也应当是针对不同情况而言的,对于不同主体,是相对的,而对于同一主体来说,有些事就是绝对的、唯一的。要以主体的尺度为根据来确定价值。

此次论坛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探讨中拉下帷幕。



文:卞伟伟、张晓

图:高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