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团队
首页 > 教育团队 > 教师风采
专访宫志翀 | 教学是儒家的基本功
日期:2023-12-22

专访宫志翀 | 教学是儒家的基本功


宫志翀,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政治哲学教研室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儒家政治哲学,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经学。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等刊发表论文10余篇,整理曹元弼《孝经郑氏注笺释》《孝经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同书》校释、疏证与研究”。


近日,宫志翀荣获“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类A组一等奖,文科类最佳教案奖和最佳现场展示奖。参赛课程为《儒家政治哲学》。让我们一同聆听他的故事。


缘起:深入经史典籍,发掘中国自身的政治哲学

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儒家政治哲学”是宫志翀长期研究的领域。自2019年任教以来,他一直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读书会。不过,“儒家政治哲学”是一个丰厚的研究领域,学界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框架和教学体系,这对初执教鞭的他算得上是一个挑战。但也正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的经历,使他逐渐磨炼了教学能力、增强了教学信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他看来,研究这一领域最重要的是学养的积累。在过去的四年里,他深入卷帙浩繁的经史典籍,立志要“从古典的经史传统中,发掘中国自身的政治哲学议题及其历史传统”。

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迫切需要论证的重构。“儒家哲学至今仍主要说着古人的语言,让它能说现代语言,对现代人仍有说理的力量,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规范人类古今共通的经验。”这是宫志翀教学的心愿。正因如此,他甘坐“冷板凳”,坚持做着重构和扩充古人论证的努力。

理论的自觉是探索“儒家政治哲学”的必要方式。一方面是要找到儒家政治哲学的独有议题,这些议题和我们的文明史、生活方式关系紧密;另一方面是参照西方古今政治哲学传统,既在历史的嬗变下理解古今中西的分歧,也回答更普遍的问题,回应现代世界的质询。

手持微火,照亮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从先秦两汉时期到近现代时期,宫志翀厚植“儒家政治哲学”的沃土,让学生们理解中华文明传统的形成和中国秩序之构成,理解近现代以来中华文明面临的挑战。

宫志翀在授课


深耕:站好讲台,先做好一个“经师”

“参加比赛,听众范围扩大了,面对几乎不具备背景知识的听众,怎么还能把道理讲通?”虽然青教赛的参赛内容来源于宫志翀平时的科研教学,但比赛的形式和听众的变化决定了授课方式不能一成不变。比赛前,宫志翀反复琢磨这一问题。他说:“我们哲学课的教学内容其实很难,我们也不会其他参赛课程那些“唱念做打”的表演内容,我们就靠把道理讲通、讲清楚来打动人。”为了“讲清楚道理”,他在备赛时聚力于打磨教学内容,从铺垫、论证结构到提炼结论等都结合听众特点重新设计。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场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教学展示

宫志翀参加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谈及参赛的最大收获,宫志翀说:“这让我知道教学内容的打磨无论多精细都是有益的。我们的老师前辈们,他们都是这样坚持多年切磋琢磨出了精品的课程、讲义和教材。如果把科研比喻成技术活,教学是不只是技术活还是良心活。这次有幸获奖也是对我的一次鼓励。”他认识到,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青年教师,他在科研教学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现在提倡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这本是从儒家政治哲学传统中产生的词汇。在此意义上,我想先站好讲台,先做好一个‘经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科研中,宫志翀严谨治学,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以做好“经师”为追求。在课堂之外,宫志翀走近学生身边,真诚、耐心、热情地提供指导,做“润己泽人”的“人师”。他喜欢与同学们交流学术问题,定期带学生开展读书会。在担任2021级强基哲学班的班主任期间,他也常常鼓励班级同学去读书,去追寻“更多厚重意义的东西”。提起班级同学,宫志翀骄傲地说:“21级强基班的同学们都很自主,今年我们班还获得了校级示范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班上学术气氛浓厚,也是个友爱的共同体。”除了学业上的指导,宫志翀还常陪伴同学们“享受青春”,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和班级同学一同出游。以知识唤醒心灵,以生命温暖生命,宫志翀以赤诚之心成为了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微信图片_20231222151108.jpg

宫志翀携子参加2021级强基哲学班秋游活动


《汉书》有云:“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谓之博士。”宫志翀一直以此自勉。他潜心学术,在经史交汇间赓续中华文脉;他深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锤炼基本功;他匠心育人,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

宫志翀生活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