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团队
首页 > 教育团队 > 教师风采
青年教师王福玲:哲学叙述生活
日期:2016-04-06


王福玲,山西汾阳人。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伦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2至2014年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康德伦理思想和尊严问题。主持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尊严概念的层级研究”、2013年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伦理学视域下的人的尊严问题研究”等。曾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出版专著《康德尊严思想研究》。


  •  幸亏当时固执了一把


       1984年,山西汾阳,王家迎来了第五个闺女,唤作福玲。在这个温情脉脉的大家庭里,小福玲伴着父母和姐姐们的疼爱快乐长大。乖巧又懂事的福玲总将妈妈给的糖果平分五份,跟姐姐们一起分享;长大后,会攒着自己的零花钱给辛苦操持家务的妈妈买节日礼物。


       在回忆起自己的学习经历时,福玲老师腼腆地笑着对记者说:“小学时自己对数学应用题极为陌生,看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到了初中时,似是任督二脉一下子被打通了,而且还喜欢上了数学。”说起与哲学最早的缘分,她说:“感觉高中阶段政治课中有关哲学的那部分知识学起来比较拿手,貌似有那么一点点悟性。本科选择了英语专业,谈不上什么兴趣,只是按部就班地接受各种课程的训练。大三时听说考研可以跨专业,于是选择了哲学,当时想得比较简单,感觉自己跟哲学有种‘人鬼情未了’的情愫,只想多接触些,并未想过要从此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听到自己报考哲学专业的硕士后,身边的同学、朋友经常会表现出各种诧异的眼神,家里父母姐姐们也质疑过,担心选择这样一门学科,以后就业怎么办呀?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却总是暗自庆幸,幸亏当时固执了一把!”



  •  在康德哲学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居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福玲老师硕士期间开始攻读哲学,在哲学这个浩瀚的海洋中,康德哲学算得上她的“初恋”。谈及与康德哲学的相遇,福玲老师说,最初,对康德哲学仅仅是一种好奇,想知道如此晦涩的文字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深邃思想。逐渐地,隐约发现自己总会被其中诸如自由、理性、道德、尊严之类的词汇吸引,并为之激动。后来选择去武汉大学读博士也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康德的思想。起初,读康德时,心中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深沉、崇高、冷酷的形象,让人敬畏,想接近而又无法接近;后来,读的越多,越是发现康德先生还有可爱和温情脉脉的一面。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本是想着走出康德哲学的视野,做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发现这一步姗姗来迟。“这几年,与其说是我在努力走进康德哲学,不如说是康德哲学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精神上的支撑和慰藉。”在聊到研读康德著作的感受时,她说,“有过激动和兴奋,也有过沮丧和失望;有过克服困难后的喜悦,也有过备受打击后的消沉,自信与自卑此消彼长……这些年,支撑自己坚持走下去的是一个信念——坚信在康德哲学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灵魂居所。”



       当谈及学术成就时,福玲老师说:“‘青椒’一枚,实在谈不上什么成就,充其量也就是通过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一些读书体会和观点而已,更何况这些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讨论。这几年,我比较关注尊严问题,身边朋友也会经常提及,到底什么叫尊严呢?或许我们更关注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过有尊严的生活?康德虽然被称之为‘尊严大师’,我也曾渴望通过研究康德的尊严思想来回答这个问题,然而,不得不承认,到目前为止,我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康德的思想或许能给我们点启发。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人人平等享有尊严’这一理念可以在康德哲学中找到强有力的支撑。但在我看来,就尊严问题而言,这只是康德思想的一个方面。我个人认为,康德更加强调,人应该通过道德性将潜在的自律能力,将‘源始的尊严’(康德的用语)实现出来,而这个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获得德性,配享尊严,配得尊重的过程。纵然,我们说,人人平等享有尊严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理念,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尊严,这是人与之间相处的‘游戏规则’。但与此同时,当我们面对自身时,首先应该要求自己配得这份尊重,这是人对自己的义务,尽管他人的尊重并不以我们的这种配享为前提。倘若我们使自己不配得尊重,我们就已经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在自己的眼中被贬低了,我们可以在他人面前掩饰,却无法在自己良心的法庭面前伪装。


       康德思想将有限的人武装成‘圣斗士’,激励人从有限的、不纯粹的行列迈向纯粹的、神圣的行列,让人最终成为一个道德的人,一个拥有善良意志的人,这就是康德哲学的最终使命。纵然我们在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但正是在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努力中,在不断获得德性、彰显尊严的过程中,人生才被赋予了意义。”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博士后阶段,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福玲老师第一次真正登上讲台,开始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对此她丝毫不敢懈怠。她说:“就在那个学期,我拒绝了所有的聚餐和活动,只想着备课,因为是第一次讲课,而且还是给人大的本科生讲,压力还是挺大的。当自己感觉没讲好时,课后心情就会很低落。”从老师的话语中可以看到老师的认真与诚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她在一步一步地践行。


       福玲老师说:“目前开设的课程一方面是关于康德伦理学的,另一方面是生命伦理学。相比之下,还是感觉讲康德的时候更有激情。刚刚接触生命伦理学不久,感觉这门课程其实是值得每个人去关注和思考的。从伦理学的视角反思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与生命相关的一些问题,如辅助生殖技术、基因工程、安乐死等。这些问题背后则是更深层的哲学思考:如何看待人生的遗憾,如何看待命运,如何看待死亡……诸如此类。”



      经常听到很多人在“吐槽”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当我问及福玲老师是否也有同感时。她毫不犹豫地说:“那是当然!尽管现在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更侧重科研,但事实上,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的压力并不比科研压力小。教学,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老师自己负责。教学状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整个工作状态。生活压力那就更不用说了,不过当听说诸多前辈老师们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甚至比我们更辛苦时,除了敬意外,也多了几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  遇见你,是我们的幸运

 

      2015年12月6日,是人大129大合唱的日子,那天福玲老师将我们采访的时间由下午改到晚上,她说:“129合唱,我们班有学生参加活动,我想过去看看大家。”这个让福玲老师牵挂的班级是学院2015级人文科学实验班。福玲老师是该班班主任,记者有幸成为该班的一名学生。


       人文科学实验班是人大2015年的创新之举。这个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托管的25人班级现由王福玲老师担任班主任,半年之后就会有专业重新分流带来的较大调整。对于今后学生们的去与留,福玲老师说:“其实从开始,我给自己的定位就不是劝说大家留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而是尽可能地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尽管从情感上来说,我也确实希望大家留下来……”谈到跟本科新生相处时,她说:“不断被你们那一双双单纯,质朴,真诚和充满信任的眼神所感动,坚定的眼神中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坚韧和毅力,你们让我明白了,原来付出本身就是回报。”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下,福玲老师依然会在节日时为每位同学静心准备一份礼物,让初入大学的我们倍感亲切和温暖。 



       夜深了,时间就在与老师快乐的交流中流逝,由于一天的劳累,福玲老师显得面有倦色,访谈结束后,老师给我装了几个大苹果,把我送到了门口。门合上的那一刻,我想,今夜我不仅仅是有幸旁听了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以及她与哲学的故事,更是明白了我们的班主任持有一颗怎样的师者之心。遇见你,是我们的幸运。




图文: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新闻中心 李思凝

编辑: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新闻中心 顾小蕙



Baidu
sogou